課程特色
學校評估及考試政策
(一) 校本評估政策及其理念
- 了解個別學生在不同學習階段的表現。
- 評鑑課程的設計和教師的教學效能。
- 匯集學生長處和弱點的資料,輔助教師改善教學、計劃課程及編寫進度,協助學生解決在學習上的困難。
- 使家長能了解子女的學習進度,給予適當的支持和指導。
- 對學生有考勤作用,從而作為甄別升級留級的標準。
- 評估加入平時分可降低考試成績帶來的風險,同時可以培養學生重視日常課堂的學習習慣。
|
|
- 進展性評估
- 「進展性評估」可作為「促進學習的評估」和「作為學習的評估」。
- 「進展性評估」的目的是評定學生的學習進展,並為學與教蒐集回饋,運用這些回饋幫助教師相應調校教學策略,令學習更有效。
- 一般來說,這種評估關注的是較小的學習點。評估是讓學生認識自己學 習上的強項和弱項,並幫助他們不斷改進,亦讓教師檢視和完善教學目標、教學計畫及教學策略等。此外,評估是讓學生更積極連繫學習與評估,從而發展自主學習的能力。
- 各科按科本要求,二至六年級於每次考試前隨堂進行進展性評估。中英文科按科本要求,計算平時分,作為考試分數其中一部分,並顯示於成績表上。一年級於第三學段亦以此方法計算。
2. 總結性評估(考試)
- 「總結性評估」可作為「對學習的評估」。
- 「總結性評估」是在經過一段較長學習時間之後進行的,所評估的是較 大的學習面。評估是為評價教育質素或了解學生所達到的水平。
- 二至六年級每學年考試三次,一年級只於學年尾考試一次。
- 考試次數: 全年分為三個學段,二至六年級每一學段舉行一次考試,一年級只在第三學段舉行一次考試。
- 全年分數總成績比例
|
第一次考試 |
第二次考試 |
第三次考試 |
|
30% |
30% |
40% |
- A. 一至四年級的評估形式及計分方法:
|
成績表 顯示科目 |
評估形式 |
卷面總分 |
計算方法 |
佔該科總分之比例或等級 |
成績表 佔分 |
|
|
中文讀本 |
試卷 |
100 |
試卷分數 |
100% |
中文 300 |
|
|
中文寫作 |
試卷 |
100 |
試卷分數×50% |
100% |
||
|
實作評估 |
100 |
實作評估(寫作練習)×50% |
||||
|
中文聆聽 |
試卷 |
25 |
試卷分數×2 |
50% |
||
|
中文說話 |
實作評估 |
25 |
實作評估(讀說)×2 |
50% |
||
|
*中文科 進展性評估 |
評估卷 |
100 |
|
A |
/ |
|
|
英文讀本 |
試卷 |
100 |
試卷分數×2 |
200% |
英文 300 |
|
|
英文聆聽 |
試卷 |
10 |
試卷分數×5 |
50% |
||
|
英文說話 |
實作評估 |
10 |
實作評估(讀說)×5 |
50% |
||
|
*英文科 進展性評估 |
評估卷 |
100 |
|
A |
/ |
|
|
數學 |
試卷 |
100 |
試卷分數×3 |
300% |
300 |
|
|
常識(P.2,P.3) |
試卷 |
100 |
試卷分數×2 |
200% |
200 |
|
|
人文(P.1,P.4) |
試卷 |
100 |
試卷分數×60% |
100% |
100 |
|
|
多元實作評估 |
100 |
實作評估×20% |
||||
|
進展性評估卷 |
100 |
評估卷分數×20% |
||||
|
科學(P.1,P.4) |
試卷 |
100 |
試卷分數×60% |
100% |
100 |
|
|
多元實作評估 |
100 |
實作評估×20% |
||||
|
進展性評估卷 |
100 |
評估卷分數×20% |
||||
|
普通話 |
試卷 |
60 |
100 |
|
A |
/ |
|
實作評估 |
30 |
|||||
|
課堂表現 |
10 |
|||||
|
音樂 |
試卷 |
20 |
100 |
|
A |
/ |
|
實作評估 |
70 |
|||||
|
課堂表現 |
10 |
|||||
|
視覺藝術 |
試卷 |
20 |
100 |
=所得的分數
|
A |
/ |
|
實作評估 |
80 |
|||||
|
體育 |
試卷 |
20 |
100 |
課堂表現=所得的分數
|
A |
/ |
|
實作評估 |
70 |
|||||
|
課堂表現 |
10 |
|||||
|
資訊科技 |
實作評估 |
90 |
100 |
=所得的分數
|
A |
/ |
|
課堂表現 |
10 |
|||||
*獨立設置以顯示學生平日學習表現及態度,所得分數不計入考試分。
*平時分來自實作評估及課堂表現
- 五至六年級的評估形式及計分方法:
|
成績表 顯示科目 |
評估形式 |
卷面總分
|
計算方法 |
佔該科總分之比例或等級 |
科目佔整份考試成績比重 |
||
|
中文讀本 |
試卷 |
100 |
根據所得的分數給予等級(A-E) |
A |
4 |
9 |
|
|
中文寫作 |
試卷 |
100 |
根據所得的分數給予等級(A-E) |
A |
3 |
||
|
中文聆聽 |
試卷 |
25 |
|
A |
2 |
||
|
中文說話 |
實作評估 |
25 |
|
A |
0 |
||
|
*中文科 進展性評估 |
評估卷 |
100 |
|
A |
0 |
||
|
英文讀本 |
試卷 |
100 |
根據所得的分數給予等級(A-E) |
A |
7 |
9 |
|
|
英文聆聽 |
試卷 |
10 |
|
A |
2 |
||
|
英文說話 |
實作評估 |
10 |
|
A |
0 |
||
|
*英文科 進展性評估 |
評估卷 |
100 |
|
A |
0 |
||
|
數學 |
試卷 |
100 |
根據所得的分數給予等級(A-E) |
A |
9 |
||
|
常識 |
試卷 |
100 |
根據所得的分數給予等級(A-E) |
A |
6 |
||
|
普通話 |
試卷 |
60 |
100 |
|
A |
1 |
|
|
實作評估 |
30 |
||||||
|
課堂表現 |
10 |
||||||
|
音樂 |
試卷 |
20 |
100 |
|
A |
2 |
|
|
實作評估 |
70 |
||||||
|
課堂表現 |
10 |
||||||
|
視覺藝術 |
試卷 |
20 |
100 |
=所得的分數
|
A |
3 |
|
|
實作評估 |
80 |
||||||
|
體育 |
試卷 |
20 |
100 |
課堂表現=所得的分數
|
A |
0 |
|
|
實作評估 |
70 |
||||||
|
課堂表現 |
10 |
||||||
|
資訊科技 |
實作評估 |
90 |
100 |
=所得的分數
|
A |
0 |
|
|
課堂表現 |
10 |
||||||
*獨立設置以顯示學生平日學習表現及態度,所得分數不計入考試分。
*平時分來自實作評估及課堂表現
- 幼小銜接
- 目的: 讓一年級學生得到更佳之幼小銜接,逐步適應小學的生活。
- 一年級於第一和第二學段不設考試,學校為一年級學生安排進展性評估,於平時課堂上進行。
- 為讓學生逐步適應小學的紙筆評估模式,進展性評估有讀卷安排(老師讀全卷題目,閱讀理解文章除外)。
- 進展性評估的設計是由最初的一、兩頁逐漸增加至一份考試卷的份量。評估卷的長度及深淺會逐漸加長及加深。
- 各科進展性評估卷均列明學習目標為評估重點,目的是讓家長清楚了解子女的學習表現。
- 進展性評估均以描述性方法評核。
- 學校會綜合其評核表現製作成進展性評估報告,於家長日是派發。
- 第三學段,一年級考試會安排原任老師監考和讀卷(老師讀全卷題目)。
- 讀卷安排只是經過渡性安排,二年級第一次考試老師全卷只讀大題目,第二次考試起不設任何讀卷安排。
補考政策(更新版)
學生缺席考試安排
|
一般考試 |
|
1. 遲到 |
|
|
|
|
2. 因病缺考 |
|
|
|
|
|
|
|
|
呈分試 若學生缺席呈分試,必須補考,為公平起見,補考者使用之試卷內容將有別於其他考生之試卷。 |
|
1. 遲到 |
|
|
|
|
2. 因病缺考 |
|
|
|
|
|
|
|


升中資訊
校友會
常用連結
聯絡我們